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 |
发布人:旅游学院 发布时间:2024-06-18 浏览次数:99 初审:朱依依 复审:丁林 终审:阚兴龙 |
一、专业介绍 劳动与社会保障(Labor and Social Security),专业代码:120403,隶属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创设于2006年。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及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道德修养、专业素质,系统掌握现代公共管理、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熟练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知识与实务技能,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创业能力,能在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部门、公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金融性企业、社会福利与民政事务机构、基层社区组织及教学科研部门等从事具体劳动与社会保障业务及相关工作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二、核心课程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核心课程设置旨在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基础理论和实际技能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 - 管理学、宏(微)观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概论; - 公共管理学、公共政策、社会保障概论、劳动经济学、社会研究方法、统计学、风险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公共财政学、社会保险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劳动关系学; 此外,专业还提供大数据应用与管理、新媒体运营与管理、薪酬与福利设计、劳动争议处理实务、公文写作、人力资源管理技能实训等课程,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及实践创新能力。 三、师资力量 专业现有专职教师7人,教师团队职称结构合理,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副高及以上职称占比71%;学历结构上,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人,在读博士3人,博士学历占比57%;30%以上的教师为双师型。 教师主要来自社会保障学、公共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与本专业相关的学科领域,从事社会保障理论、劳动经济、人力资源、社会政策、社会治理、民生福祉、金融与风险管理等学科相关的研究领域,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市厅级科研项目,出版多部专著、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负责人: 梁君林教授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1990年开始从事劳动经济研究,1999年开始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口健康与城乡医疗保障改革研究》;著有专著或教材等6部;在《中国人口科学》、《国外社会科学》等CSSCI期刊或其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获多次科研奖励及教学奖项。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师: 李志宏教授 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劳动经济学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 出版学术专著3部,合著2部,教材2部;在国内外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主持完成省市级以上课题10余项,获多次科研奖励及教学奖项。 四、实践与创新 本专业拥有珠海市健康城市研究基地、珠海科技学院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研究中心等3个科研平台,具有社会保障、公共管理、风险管理、商业保险等实验实训教学平台及社会调查及统计数据分析等软件;建有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1个校外实习基地和5个产学研合作平台,并与人社部门、卫健部门、民政部门、街道社区、社会团体及企业等主体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已建成省级精品课1门,校级精品课3门,具备较好的科研、实习实训、理论及实践教学条件。 本专业以“实践+创新”为培养特色,通过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搭建嵌入式实践教学平台,引入社会资源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高校与社保实务部门“协同融合”的联合培养模式。 基本理论课堂突出典型案例教学 (第一课堂) 仿真模拟实验实训教学软件(第一课堂) 第二课堂通过开展专业社会专题调查等实训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运用社会调查和数据分析技术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活动,提高学生进行实证分析的能力。 丰富多彩的校内外专业实践调研活动 积极推动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邀请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业内专家、学者及一线从业者为学生提供行业前沿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同时教师带领学生到企业、政府机关、社会组织等与社会保障事业相关的一线部门进行参观考察,实施现场教学,为同学们提供了走出课堂、走进社会的宝贵机会,提升同学们对自己的专业定位、社会岗位、行业发展和实践技能等的认知。 产学研合作活动-参观考察与现场教学 (走访珠海社保基金管理中心、珠海市智慧化城市管理服务中心) 产学研协同育人制--学校与行业共同培养 依托科研课题与学科赛事进行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培养具备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通晓中外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的高素质人才。经过系统培养,专业学生具备较深厚的人文科学素养、科学精神以及创新创业能力,同学们在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攀登计划”专项资金)、“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学科类比赛以及其他各类课外竞赛中屡获佳绩。 五、就业及升学 专业毕业生去向大体分三类:一是进入国内外高校攻读硕士学位;二是进入各类政府部门,成为各级政府公务员或政府雇员;三是进入企事业单位、社区及社会组织工作。 毕业生考研考公率高,研究生录取院校包括哥伦比亚大学、莫纳什大学、约克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中山大学、澳门大学、吉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等境内外知名学府;考取公务员的毕业生主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党政机关工作,如人社局、海关、司法局等。2021年考研国家线通过率44.4%,考取公务员通过率20%。毕业生主要分布于粤港澳大湾区及省内各县市,就业的专业相关度较高、行业覆盖面广,毕业生凭着良好的综合素质广受赞誉。 2012届毕业生 欧得志 广东省人力资源管理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广州市新业态用工保障联盟副秘书长 广州易维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6届毕业生 陈沁 广州大学社会保障专业硕士 中山大学社会保障专业在读博士 2021届毕业生 龙鑫怡 深圳大学公共管理硕士 大学专业排位第一 研究生初、复试专业排位第一 2016届毕业生 殷子寓 华南理工大学教育学硕士 现任职广州医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2021级毕业生邹诗琪 韶关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一级科员 2013届毕业生 胡志高 肇庆司法系统警员 曾留校任辅导员 2020届毕业生 张瑜 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 社会保险辅助业务岗 2016届毕业生 黄婕 鼎知艺术中心创始人 佛山嘉言善行文化教育有限公司 行政总监、执行总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