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下午,广东培正学院法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系、行政管理系、劳动教育教研室教师一行4人来访我院,围绕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两大公共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实践教学改革及课程体系创新等议题开展专题调研。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发臣、副院长韦兵,行政管理系骨干教师暨教学督导于淑艳,劳动与社会保障系系主任余玲等老师参加座谈交流。
座谈会现场
在座谈会上,双方首要针对2026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事宜,围绕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差异化发展与协同创新开展了深度探讨。我院率先分享了2026版培养方案的制定逻辑及其特色,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拟设置“人力资源合规”与“健康医疗管理”两大方向,前者聚焦劳动法实务、劳动争议仲裁等企业应用课程,后者融入医疗保障、智慧康养等大健康产业内容,新增《AI与社会保障信息化》、《大湾区医疗保障政策》等选修课;行政管理专业则重点打造“基层治理创新”与“数字政府治理”特色方向,开设《数字政府实务》《公共危机管理》等课程,结合我校《人工智能导论》通识课程基础,试点《智慧政务》跨学科模块,通过与计算机学院共建师资,破解技术类课程教学难题。
座谈会上,双方还就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优化达成共识,建议强化《公共伦理》、《逻辑学》等思维训练课程,增加案例研讨、项目式学习等互动教学模式。座谈双方重点分享了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经验。我校公管类专业依托基层政府资源,组织学生参与诸如“乡村振兴政策调研”、“社区微治理项目”等实践活动,毕业生从事基层治理事务人员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 联合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律所等单位,开发了“模拟仲裁庭”、“企业劳动合规审计”等实战项目,聘请企业HR经理、执业律师担任兼职教师,年均承担64学时/人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任务。针对大湾区特色,我院两专业拟共同开设“粤港澳公共服务调研”等系列实践课程,组织学生开展跨境公共服务、区域公共政策调研等项目,撰写“大湾区社区治理创新案例集”,为区域公共管理提供决策参考。
此次调研系统梳理了两校在公共管理类专业建设中的创新举措。双方一致认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需强化“法律+管理+技术”的复合型能力培养,行政管理专业应突出“基层治理+数字技能+区域服务”的特色定位,未来可在课程资源共享、跨专业实践项目开发、师资互派等方面深化合作。
此次调研为两校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协同发展搭建了桥梁,对推动新时代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与会双方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