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2
College News
教育部旅游管理教指委委员邓爱民教授莅临我校指导旅游管理专业建设
2025-10-23

1017-18日,教育部旅游管理教指委委员邓爱民教授应邀莅临我校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调研考察学院旅游管理等专业的办学情况和一流专业的建设进展和成果。邓教授与学院领导和骨干教师,就一流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党建与专业双融双促、省部级和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指导交流,并为在校生做了专题学术报告。

邓爱民教授是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教学名师;首批全国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负责人;首批全国样板党支部书记;首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负责人;国家一流专业旅游管理专业负责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旅游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评估与智库专家。

18日上午,邓爱民教授与我校党委专职副书记潘锋,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丁林、院长阚兴龙,酒店管理系系主任吴苏云、旅游管理系系主任程巍、旅游管理系助理系主任许辛颖、会展经济与管理系系主任杜昀倩等举行了座谈交流。

座谈会上,双方围绕一流专业建设展开深入讨论。邓教授结合其作为国家一流专业旅游管理负责人的丰富经验,强调课程体系应紧跟行业动态,强化实践教学与产教融合,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与创新能力。

在学科建设与硕士点申报方面,邓教授分享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学科的发展路径,指出学科特色凝练、师资梯队建设与高水平成果产出是关键,并对我院硕士点培育工作提出了前瞻性建议。

针对国家级课题申报,邓教授以国家自科、社科评审专家身份,解析了项目选题、论证设计与团队组建的要点,鼓励青年教师勇于尝试、注重积累,提升科研组织化水平。

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交流中,邓教授介绍了其作为全国“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的实践经验,强调党建应与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深度融合,实现“党建引领、业务落地”的良性循环。

与会人员合影

18日下午,邓爱民教授在B108教室为旅游管理专业大一新生带来了一场题为《流量狂飙:旅游出圈的“热现象”与“冷思考”》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丁林教授主持,旅游管理专业全体大一师生共同参与。邓教授以2025年五一假期旅游市场数据为切入点,系统剖析了当前旅游业“流量狂飙”背后的动因与特征。他指出,五一期间全国出游人数达3.14亿人次,旅游总花费突破1802亿元,展现出旅游市场的强劲复苏与普惠化趋势。农村居民出游率显著提升,旅游正从“少数人的专属”转变为“广大劳动者的权利”。

邓教授进一步从“旅游共生”“旅游焕新”“旅游文明”三个维度,阐述了旅游发展的新动向。政府院落、文博场馆的开放共享,体现了城市主客共享的包容性;技术赋能与人文关怀并重的服务升级,推动旅游业从“标准化”走向“精准化”;而理性消费、文明出游的蔚然成风,则标志着旅游行为从“管理约束”转向“游客自治”。

在“热现象”解析环节,邓教授以“旅游特种兵”“淄博烧烤”“武汉轮渡”“尔滨现象”“蒜鸟文创”等典型案例,深入解读了流量背后的社会心理、传播机制与地域文化动因。他强调,流量虽是机遇,却也暗藏同质化、空心化等风险,必须进行“冷思考”。在“冷思考”部分,邓教授提出“变流量为留量、变网红为长红”的发展路径,强调要注重品牌建设、文化深耕与体验升级,避免陷入“短平快”的流量陷阱。他呼吁回归旅游本质,实现从“打卡式消费”到“深度体验”的转变,推动旅游业走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邓爱民教授为同学们讲述旅游“热现象”现场

本次学术报告会与座谈内容翔实、视野开阔,既有理论高度,又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为我院旅游学科发展、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注入了新思路、新动力。